58旅伴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古城探店】开了四十年?这碗馄饨我得叫它叔叔了!

“老板你开店多久了?”
“那太久了,比你年纪大多了”
“二十几年?”
“那得有两个你年纪大了”
“四…四十年!” 老板娘与老顾客聊日常
今天我们探店系列来到

两棵树馄饨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听说过吧~
到店里的时候是上午
虽然已经过了早饭点
但还是有不少顾客陆陆续续的关顾 整洁干净的案板、灶台 一目了然的价目表
在和老板娘攀谈过程了解到
店从1982年就开了
原先的店面在对面街角处
而店名的由来
也是因为老店门口有两棵大树
如今由于城市改建
对面的老店面也都被推倒
不过那两棵树在寒风中还依旧挺拔
最初的目的只想求个生活温饱
给周围的居民们提供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没想到一做就坚持到现在
老板娘感叹也是因为上一辈的这份坚持
对食物的热爱 才有了今天
几十年的老味道
也镌刻在了顾客的味蕾中 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包子
寒冬腊月里
买一只圆滚滚,冒着热气的大包子
烫得从右手换到左手
咬一口,松软粘牙,馅香汁浓
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白白胖胖的包子
在无数个清晨里
就这样给了许多人温暖慰藉 饱满多汁的肉包
掰开面皮是一整颗饱满的肉球
肉馅肥瘦匀称,肉质细腻紧致
咬上一口 鲜美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 香甜的豆沙包
松软的豆沙包掰开
白蒙蒙的热气就涌进人的眼眶里
流沙一般的红豆馅就这样淌出来
绵而柔软
热乎乎的包子下肚后 瞬间感觉治愈不少
热腾腾的食物
果然是最能迅速化解冬日阴郁的良药
 等待馄饨的过程中
只见老板娘动作麻利
抓上一大把馄饨放入滚水中
那包得精细的馄饨不消一分钟工夫立马浮在水面
透过薄薄馄饨面皮
可以看到内里裹着指头大小鲜肉馅 碗底一勺猪油
葱花细盐一道铺陈
半透明的汤底带着热热的温度
透出明亮的猪油香气,油渣、榨菜和葱花轻悠悠
再迎来一大勺刚煮好的晶莹剔透的馄饨
冒着热气端到了吃客面前 一颗颗小馄饨浮着
因为馄饨皮实在太薄太轻了
在热气作用下
瞬间鼓起了一个个泡泡
吹散热气
馄饨滑入口中
简直从口暖到心
冬日里路途奔波的寒冷
瞬间被驱散
为的就是这口汤汤水水热乎乎的感觉 每一碗馄饨
都是一碗人间烟火气
南北饮食的差异虽然存在
但无论何地、何名
一碗用心的馄饨
都必然是那最打动人心的温暖

来源:歙县文化旅游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旅伴网 » 【古城探店】开了四十年?这碗馄饨我得叫它叔叔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