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亲子旅行意义的探讨,也是自媒体的非典型热点。
如果平台只把文章推荐给10位读者,而您正是点击阅读的其中之一,相信您也是亲子旅行的热衷者。请留下您的想法和见解,无论褒贬,只期望一次家长之间的交流。
一只带着行李箱旅行的小猫
《回家路上》是疫情后带云吞宝宝观看的第2部戏剧。
观看前,一直对它有别样的期待。因为戏剧情节所描述的,正是我带着宝宝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旅行。
这部由克罗地亚儿童戏剧大师伊维萨·西米奇导演,小真演绎的微型杆动偶剧,讲述的是一只小白橘猫的旅行故事;而整部戏剧的舞台,则是一只小小的行李箱。
带着行李箱的小猫,孤身上到远航的帆船,踏上旅途。在路上,历经了四季更替,有不同的遇见,也有不同的感悟:用微笑回报“伤害”它的蓝鸟,用期待观看播种的松鼠,用拥抱告别志同道合的雪人,最后用爱回归小女孩给它的家。
用成人视觉观剧,我本只是陶醉于演绎者柔美的歌声、精湛的微型杆动偶操控技术等舞台效果,带来的美感享受。
剧场回家的路上,我问宝宝:你最喜欢戏剧里哪个角色?3岁的宝宝告诉我,他最喜欢小猫,因为它的眼睛会动!
起初,我觉得这原因挺可笑,那明明是一只木偶,怎么眼睛会动呢?后来宝宝继续唠叨小猫旅程中的奇遇,不同的角色,我才察觉自己看得太短浅。
这部戏剧在宝宝心中被演活了,他才会觉得小猫是活生生的,眼睛会动。
亲子游的意义
作为热衷旅游的妈妈,宝宝出生以后,我一直坚持着的信念便是:带宝宝看世界,相信这会给他更多感受不同的机会,也锻炼他更强大的适应能力。
一路上,有志同道合者,也有非议者。
对于“带小宝宝旅行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没有教科书般的定论,无论支持或反对,都各有其道理。
但看完《回家路上》带行李箱的小橘猫旅行故事后,我却是更肯定:坚持是有价值的。
如果旅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风景;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偶然和奇遇。
像小猫的旅途,从启航出发始,便是一个不规则运动,旅途中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改变旅行的方向;小猫最后因爱回家,也正是遇见小姑娘,才终止了生命的漂泊。
生命也是一场旅程,也是一场不确定方向的不规则运动,可能向左、可能向右、可能往前、也可能退后。
没有永远向前的旅途,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不确定和不规则,正是旅程和生命深具魅力之处,一场偶遇、一次思考,都可能进入不同的处境,有不同的际遇。
正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护航孩子的一生顺风;却能通过锻炼,从小培养他们逆风起航的适应能力。
从不满周岁跨越国境的飞行,到成长历程中的乘风破浪。
一千多个日夜,我带着宝宝历经过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也尝试过热带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出海追寻过鲸鱼的踪迹,也曾下河与大象共浴,在冷风中守护过企鹅归家。
每一段旅程,宝宝都没有出现家长们最担心的哭闹,即使在海浪汹涌时,也能表现出比成人更淡定的坦然,愉快地尝试新事物,积极地结识新朋友。
这也是我一贯坚持的理由。
剧终,小猫打开了它的行李箱,那里有一本书写它旅行故事的书;
当我暮年,再打开往日回忆的记录时,想亦无憾。没有永远向前的旅途,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不确定和不规则,正是旅程和生命深具魅力之处,一场偶遇、一次思考,都可能进入不同的处境,有不同的际遇。
正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护航孩子的一生顺风;却能通过锻炼,从小培养他们逆风起航的适应能力。
从不满周岁跨越国境的飞行,到成长历程中的乘风破浪。
一千多个日夜,我带着宝宝历经过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也尝试过热带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出海追寻过鲸鱼的踪迹,也曾下河与大象共浴,在冷风中守护过企鹅归家。
每一段旅程,宝宝都没有出现家长们最担心的哭闹,即使在海浪汹涌时,也能表现出比成人更淡定的坦然,愉快地尝试新事物,积极地结识新朋友。
这也是我一贯坚持的理由。
剧终,小猫打开了它的行李箱,那里有一本书写它旅行故事的书;
当我暮年,再打开往日回忆的记录时,想亦无憾。